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角膜病 > 角膜炎
编号:13624881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4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就诊的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疗效

    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眼病。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并伴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患眼有异物或灼烧感,畏光流泪。细菌性角膜炎是目前发病率和致盲率最高的感染性角膜病。针对以上两种疾病目前临床上采取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本研究具体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6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21±6.25)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5.97±6.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第1d,每小时滴眼1次,之后每天5次,每次1~2滴,连续治疗半个月。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滴眼次数和方法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体征评分(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分泌物增多和眼部组织坏死)。

    疗效判定:角膜浸润及溃疡消失,临床症状消失,细菌培养呈阴性判定为痊愈;溃疡修复面积>60%,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细菌培养呈阴性为显效;溃疡修复面积为20%~40%,临床症状减轻判定为有效;溃疡修复面积<20%,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体征评分,每个指标最高3分,最低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征评分(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分泌物增多和眼部组织坏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细菌性角膜炎占角膜炎的13%~29%,其发病快,症状明显,易于诊断。重症细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严重者会发生角膜溃疡,需进行角膜移植治疗。结膜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角膜炎致病菌以杆菌为主。诺氟沙星及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的DNA,对细菌染色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且该药物对细菌具有选择性毒性,与抗菌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治疗后观察组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效果要优于诺氟沙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百拇医药(张耀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角膜病 > 角膜炎